大唐貞觀年間,山東附近的鄉鎮中,有一家富戶,名叫劉貴。劉貴老爹早年經商,攢下了偌大家業,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忽然得了急病。萬貫家財,都落到了不肖的小兒子手中。
這劉貴沒了老爹管束,成日花天酒地,橫行鄉裡,鄉民們畏懼他的權勢,也不敢反抗。他有個媳婦,名叫何如蘭,還是老爹在世時,做主為他娶的。
這何如蘭十分賢慧善良,但卻是相貌普通,自然得不到他的喜歡。劉貴也將這位妻子視若無物,自己常去花樓裡眠花宿柳,揮霍錢財。
這天,他又是在花樓裡喝了一頓酒,腦袋昏昏沉沉,告辭了狐朋狗友,獨自走到了街上。夜色漸深,朦朦朧朧間,劉貴似乎看到了兩個黑衣人,一個長著牛頭,一個長著馬臉,拿出鎖鏈往他脖子上一套,就拉著他往前走。
劉貴酒醒了一半,想掙紮卻掙紮不脫,叫也叫不出來,隨著那兩人穿過一片迷霧,來到了一處大殿之中。只見大殿之上,閻王爺正摸著長長的鬍鬚,穿著蟒袍,神色不怒自威。
見了劉貴,閻王爺看了看手中的冊子,拿起朱筆寫了幾個字,說道:「劉貴,山東人氏,生前欺淩鄉裡,惡事做盡,下輩子罰入畜生道,需得好生悔過,才能重新為人。」
說罷,劉貴只覺得自己身子一輕,就什麼也不知道了。再醒來時,便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頭牛,正站在牛棚裡。他想說話,口中發出的卻是牛的哞哞聲。
一個黑臉大漢這時走了過來,手中拿著鞭子,就往劉貴身上使勁抽了幾鞭,喝道:「叫什麼叫,都安分點,今兒若是你們再賣不出去,老子就把你們宰了喝湯吃肉!」
說完,這個大漢就牽著幾頭牛,往集市上走去。劉貴平時當紈絝慣了,哪吃過這種苦頭,不由得悔恨不已,卻說不出話,只能搖頭擺尾。
這日正逢集市開張,賣米賣面的、賣油鹽醬醋的、還有賣牛賣馬的許多販子,都聚在一起,向來往的路人吆喝著。劉貴怕再次挨打,和其他牛一起乖乖站著,卻忽然聽見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夫人,這兒都是牛和馬,氣味太沖了,咱們往別處去吧。」
劉貴轉頭一看,卻看見了自己的妻子何如蘭,和她身邊的丫頭小紅。他忙哞哞地大叫起來,試圖喚回妻子的注意。
何如蘭驚奇地看著眼前的老牛,不由好奇地伸出手,去摸了摸那牛的頭,卻見那牛竟然跪了下來,眼中還流出淚來。
黑臉大漢見此,趁機道:「夫人,這牛與您有緣,不如您就將這牛買回去吧,不然小人也是將它殺了吃了!」
「唉,上天有好生之德。」何如蘭念叨了一句,她心地善良,見不得動物受苦,便掏出錢,將劉貴買了下來。
回到家中,小紅把劉貴牽進牛棚中,口中卻埋怨不止:「自從老爺失蹤後,各處討債的整日都堵上門來,家中哪還有錢財?都快連米都吃不起了,夫人還花那麼多錢,買了這頭老牛回來,既不能耕地,又不能殺了吃。」
劉貴聽後,羞愧不已,他從前總是花天酒地,從來沒算過家中還有多少餘錢,卻不料在自己不知道的時候,妻子正盡心盡力操持著家務。
何如蘭聽見了小紅的抱怨,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小紅,別說了,我這腹中還有老爺的孩子,就當是為孩子行善積德吧。」
話雖這樣說,但家中沒有進項,有出無進,又過了幾個月,終于到了無米下鍋的地步。何如蘭早已遣散了僕人,只留下小紅跟隨她幾十年,不忍離去。
她頂著個大肚子,還要親自拾柴燒水,動手幹活。這天,何如蘭正在院子裡洗衣服,忽然腹痛如絞,嚇得小紅連忙去請了產婆。
產婆來了以後,看了看,便道:「這位夫人,怕是這幾日便要生產了,只是新生兒出生後,還要準備許多衣服物事和夫人坐月子時喝的湯藥,還請趕緊準備吧!」
產婆走後,小紅苦著臉道:「夫人,家裡哪還有錢買那些東西?除非是把那老牛宰了,拿牛肉出去賣,倒也能換些錢回來!」
何如蘭看著劉貴變作的牛,卻是猶豫再三,心中不知為何覺得這牛,不是一般的牛,便道:「此事不急,過幾日再說吧。」
這天晚上,何如蘭便做了個夢,夢見那老牛長出了劉貴的臉,對她道:「夫人,我從前對不起你,如今被閻王爺罰作了牛,才知道你的辛苦。如今家中困難,等兒子出生了,你就宰了我拿去賣錢,也算是我最後為家裡做點事情吧!」
何如蘭猛然從夢中驚醒,忽覺肚子一陣疼痛,連忙叫醒了小紅去請產婆。這天夜裡,何如蘭順利生下了一個哇哇大哭的嬰兒。
牛棚裡的劉貴,聽著房中傳來的嬰兒哭聲,心中悔恨不已:從前自己疏忽了妻子,但妻子卻不記恨自己,反而還要將他的孩子生下來。若是自己沒有做盡惡事,便不會變成牛,此時就能和妻子,一起好好撫養孩子了。
正這樣想著,劉貴忽然覺得身上一陣疼痛,自己的牛腿忽然變成了人的雙手雙腳,竟然恢復回了人身。他耳邊還響起了威嚴的聲音:「浪子回頭,此次便略施小懲,往後務必多行善事,以抵昔日之過!」
劉貴知道這是閻王爺放了自己一馬,連忙對天磕頭稱謝,又趕緊跑進屋中,和剛生產完的妻子團聚。從此,劉貴洗心革面,憑藉著遺傳的做生意頭腦,漸漸又重新攢下了家財。
不過,如今的他樂善好施,除了生活所需外,其他的錢財都用來做了善事,唯恐哪天閻王爺再罰他一次,令他再次失去妻兒。
【聲明】:本故事為虛構原創民間故事,取材自民間傳說、怪談、神話、故事、傳奇等,旨在傳承、拓展、發展中國民間文化遺產,不與封建迷信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