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历史故事
歷史趣聞
綜合推薦
奇聞趣事
動漫影音
全部
    
蔡文姬:被匈奴王霸占12年屈辱生二子,曹操重金贖回散發赤足救夫
2023/06/16

著名學者范子燁曾這樣評價蔡文姬:「 她不是時代苦難的旁觀者,而是親歷者。她既親眼目睹了時代的苦難,自己更是時代苦難的一部分,她的體會比任何人都深。」

小編深以為然。

蔡文姬是一代古今罕見的大才女,才華與「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比肩,然而天妒紅顏。蔡文姬身逢亂世,一生三嫁,家人離散,飽嘗顛沛流離、屈辱偷生之苦,堪稱一生悲情。

本是一代著名才女,卻為何過得如此凄慘?

一、亂世佳人蔡文姬: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

公元178年,蔡文姬出生于一個富裕的書香門第之家,是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和音樂家蔡邕的獨生女兒。蔡邕才華橫溢,通經史、善辭賦、精通音律書法等,名望很高。

蔡文姬在父親的熏陶下,自幼聰明伶俐,博學而有才辯,尤其精通音律。她是古代才女的代表,世人常將她與文史學家班昭相提并論,稱為「班蔡」。

《三字經》里記載:「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而這句話也是有典籍出處的。

據宋代朱文長《琴史》記載,蔡文姬10歲時,父親在屋外彈琴,這時突然弦斷,屋里的蔡文姬馬上說道:「 第二根弦斷了」,這令父親很吃驚,又嘗試弄斷第四根弦,文姬立馬又分辨出來了。蔡文姬非凡的天分,令蔡邕決定教女兒學琴。

看來,天賦這種東西,真是與生俱來的

  果然,僅僅兩年,蔡文姬琴藝大成,蔡邕就將自己最寶貴的「 焦尾琴」送給女兒。焦尾琴來歷不凡,它是蔡邕偶然在民間聽到燒火時發出爆破聲并從火中搶出來的木材所制成,與齊桓公、楚莊王、司馬相如的琴并稱「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此后,蔡文姬在父親的悉心栽培下,逐漸成長為像父親那樣的大家,在文學、音樂、書法等方面頗有建樹,很有名氣,正所謂「 有其父必有其女」。

但是,就是這麼一位博學多才、才華冠絕古今的美貌才女,一生卻毀在了頗為不幸的兩段婚姻上。

轉眼,蔡文姬到了二八妙齡年華,在父親作主下,嫁給了河東世家之子衛仲道。衛家興于漢代名將衛青、皇后衛子夫,衛氏家族自那起平步青云。

按說,蔡文姬嫁到聲望頗高的衛氏家族,算是門當戶對,生活也安穩幸福。可誰知,天 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蔡文姬與衛仲道結婚后,的確過上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但婚后不久,逆賊董卓被誅,父親蔡邕受到牽連而冤死,丈夫衛仲道也在1年后咯血去世了。 短短兩年時間,就接連失去了最愛的父親和丈夫,這對蔡文姬而言,就是晴天霹靂!

蔡文姬未曾給衛家生下一兒半女,在忍受喪夫之痛的同時,還要被婆家人嫌棄,說她克死了自己的丈夫,對她冷酷無情地辱罵。

然而,災難還沒有完,更大的災禍接踵而至!

董卓曾經的部下伙同北方的胡人進犯長安,胡兵入境殺民掠財,奸 淫虜掠婦女,年輕貌美的蔡文姬未能幸免于難,她也被胡兵抓走了,成為中原眾多可憐婦女中的一員。

悲憤交加的蔡文姬,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言古詩《悲憤詩》, 全詩共108句540字,真實再現了她遭禍被虜、茍活匈奴、聽聞被贖消息的悲喜,甚至與二子的分別之痛等

這首《悲憤詩》 再現了那個兵荒馬亂時代的殘酷,以及一個弱女子顛沛流離、受盡屈辱的辛酸,堪稱蔡文姬的一部苦難史。也難怪蔡文姬會生出「寧做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的感嘆與哀傷。

二、千古絕唱《胡笳十八拍》:蔡文姬再受傷

關于蔡文姬在匈奴的生活,一直有幾種說法。

一是影視劇編撰的,說文姬嫁給了匈奴的左賢王,兩人恩愛,生下二子。二是《后漢書》中說文姬被胡兵虜獲淪落于左賢王,兩人生活了12年生下二子。 三是《三國演義》里說文姬被虜匈奴,曹操重金贖回歸漢再指婚嫁董祀。

大多人更認可《三國演義》里的說法,即文姬被虜到匈奴后,不僅失去了人身自由,淪為了一個低賤的奴婢,還慘遭左賢王侮辱,生下了兩個兒子。更不用說被左賢王納為姬妾或娶為正妻,甚至兩人恩愛等的無稽之談了。

蔡文姬在匈奴的遭遇可從她寫的《胡笳十八拍》里窺見一二,如果她遇到了善良英武的左賢王,就不會寫出那麼凄悲的詩文了。

如她在第一拍中提到: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憤怨兮無人知。「

意思是:匈奴入境橫行,我違心茍且偷生,丟失了節操很是愧疚!在匈奴遭受種種恥辱,這些又當向誰訴說?只能吹響胡笳,宣泄下滿腔的悲痛與哀怨。

胡笳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與笛子很像。可見,蔡文姬在匈奴多年,忍受孤寂與凄苦,也學會了吹胡笳,每當思念故土就會吹起胡笳,聊以寄托思鄉之情。

蔡文姬的《悲憤詩》與《胡笳十八拍》詳細描述了蔡文姬的那一段過于屈辱、太過傷懷以及難以啟齒的悲慘往事,滿篇控訴,字字血淚,幾乎令草木含悲,天地動容。

郭沫若曾評價:

  「......感情的沸騰、著想的大膽、措詞的強烈、形式的越軌等,都是古人所不能接受的,思想大有無神論的傾向......既有傷乎溫柔敦厚的詩教,而又雜以外來影響的胡聲。」

郭又評價這十八拍以「滾滾怒濤一樣不可遏制的感情,絞腸滴血般的痛苦」貫穿全曲。這評價十分準確而中肯。

三、被曹操重金贖回歸漢,披發跣足救渣夫

在《胡笳十八拍》里,文姬還描述了歸漢的迫切心情。

史載,曹操早年與老師蔡邕關系甚密,當得知老師的女兒流落匈奴12年后,就花重金即「 黃金千兩,白壁一雙」派人將蔡文姬贖回。蔡文姬回到中原后,曹操又見她孤苦無依,沒有親人,特意為她安排了一樁婚事,將她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

雖然蔡文姬落魄多年,但畢竟是大文學家蔡邕之女,還是有名的才女,如此家世與才情,當然要配一個名門望族。恰屯田都尉董祀長相俊朗,風度翩翩,家世也好,也算是蔡文姬的良配。

但是,蔡文姬雖然才高八斗、風韻猶存,但董祀卻極不樂意,只礙于丞相之命娶她,婚后卻對她十分不待見,認為她30多歲了,還生過兩個孩子,因此從心底里看不起她,時常冷落她,更別說愛慕她了。

直至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才令董祀對她有所改觀。

婚后第二年,董祀犯了死罪,眼看就要被處死,一心救夫的蔡文姬情急之下找曹操求情。恰好曹操當時在會見一些有名望的公卿名士,他就對大家說:「 蔡邕的女兒在外面,今天讓大家見一見吧。」

很快,蔡文姬「披發跣足」即 披頭散發、打著赤腳進到大殿,叩頭請罪,說話條理清晰,感情真摯哀痛,令滿堂賓客無不為之動容,不料曹操出了一個難題:「降罪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我無能為力。」

蔡文姬卻從容淡定地說:「您馬廄里的馬成千上萬,勇士數不勝數,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曹操被感動,赦免了她丈夫。

董祀死里逃生,從此對蔡文姬心懷感激,并辭官與妻子歸隱,過上了田園生活,後來兩人生下一子一女,女兒成年后,還嫁給了司馬睿的兒子司馬師。這樣看來,蔡文姬最后的結局雖有波折也還算圓滿。

後來, 蔡文姬在余生里,憑借超強的記憶力整理了父親蔡邕書籍4000多卷給曹操,還有書法、琴藝等精湛絕藝,令這些中華瑰寶永遠傳世下去,不被淹沒于歷史的塵煙里,可說功勞不小

四、寫在最后

蔡文姬的一生里,繞不開這五個男人:蔡邕、衛仲道、左賢王、曹操、董祀。

父親蔡邕是她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他悉心呵護她,把她培養成博學多才、影響文壇的人,她的滿腹才華可說源自父親。

曹操可說是蔡文姬生命里的貴人,可以說,沒有曹操,就沒有蔡文姬展示才華的平台,蔡文姬也不可能完美歸漢,更談不上有相對平靜的第三次婚姻。

至于另外三個男人,就是離蔡文姬生命最近的另一半了,但卻給她坎坷的人生里平添了無盡的悲情與酸楚。衛仲道之于她短暫而倉促,左賢王之于她就是人生悲劇,畢竟兩人沒有愛情,強扭的瓜不甜。

而董祀之于她算是有所圓滿,但并不十分和諧,只是相對圓滿而已,也算是上蒼對一個飽經滄桑的女子的一種眷顧吧。

但即便身逢亂世、遭遇坎坷,蔡文姬也向我們展示了她頑強不屈的生命力,她的堅韌與睿智,她的才情與驕傲。她是那個時代苦難的見證者,卻向我們完美詮釋了「苦難的背后是偉大」,令我們欽佩不已

  彭柏山說過:「人不能在順境中認識人生,必須在痛苦中、在寂寞里認識這個繁華世界,以此鍛煉出一種明凈無塵的心境,才能深刻體驗人生。」

說得真好!人的一生,怎會一帆風順呢?

人生,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為什麼很多乘客,寧愿餓著肚子,也不買區間車的便當吃
2023/12/03
在國外受歡迎的駱駝肉,為何我國沒有人吃?它真的很難吃嗎?
2023/12/03
為什麼美國人,寧愿房子被龍卷風吹倒,也要用木頭建房子?
2023/12/03
中國火車進入俄羅斯和蒙古前,為啥要先在邊境,停留5個小時?
2023/12/03
如今交通那麼發達,為何中國還要花700億,硬生生挖出一條運河?
2023/12/03
月牙泉千年不干,水是從哪里來的?
2023/12/03
倒閉的越來越多,如今人們配電腦,為啥很少去電腦城了?
2023/12/03
菠蘿2-3年才結果,一次只能結一個果實,為何還賣得這麼便宜?
2023/12/03
蘇聯「螺旋」號秘密太空飛船
2023/12/03
為什麼光速正好是300,000公里/秒?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