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之中,龐德其實與關羽一樣,都是戰神級別的存在。就職業生涯而言,似乎關羽的戰績更為輝煌
作為劉關張的主干力量,關羽似乎對于玩水情有獨鐘,長期以來一直在樊城荊州這些地方駐守,也就是圍繞著長江漢江打轉轉。
比如他大敗曹仁于沔水,借用漢水泛濫來湮滅于禁的兩萬水軍,貌似離開水關羽就一事無成,而事實也正如此,比如他走麥城,再比如在華容道上放跑曹操。
這就帶來今天的話題,在樊城之戰中,為什麼于禁選擇投降關羽,而于禁的手下龐德為什麼寧死不降?難道這是龐德的人生底線嗎?
劉關張三結義是三國時期人物結盟的一個典范,堪稱鐵三角。而在這三兄弟中間,關羽的顏值最高,武功也是堪稱一流。
就這鐵三角的貢獻值來說,張飛在當時可謂是妥妥的金主,為了實現皇叔的鴻鵠之志,張飛散盡家產,為西蜀最初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劉備則是要錢沒錢,要武功沒有多大本事,唯一的就是流淌在身上的正統的皇家血統。而關羽的戰功卓著,在三國演義中可謂是戰神級別的存在。
關羽的巔峰之作應該從斬殺顏良開始起步,此時的劉關張依附在曹操的麾下,袁紹派出顏良文丑攻打白馬,只見關羽在百萬敵軍的包圍之下,直取顏良首級,演繹了一代戰神的輝煌時刻。
曹操自然知道關羽的威名,于是一再挽留這位戰神。然而關羽卻說,劉關張三位一體,不能舍下自己的大哥貪圖享樂,于是又演繹了千里走單騎的歷史畫面。
從戰爭閱歷上來說,關羽的常勝將軍并不是空穴來風,過五關斬六將,十幾年的戰功積攢并無虛名。從這一點來說,龐德顯然與關羽不在一個量級之上。
然而關羽也有自己的短板,從根本上來說不善于變通,過分拘泥于兄弟情分,這一點其實曹操孫權他們看得很清楚。
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要關羽去守華容道,因為他知道,關羽重情義,一定會放曹操一條生路。
而在當時的情況來說,諸葛孔明心知肚明,黃河以北必須有曹操這個梟雄來鎮守,于是便把放曹操這個人情留給關羽來做。
更何況諸葛亮要控制劉關張,就要手上有這兄弟仨犯錯的把柄,于是關羽不幸被選中,果不其然不出諸葛亮的預料放走了曹操這個奸雄。
如此一來劉備關羽就算欠了諸葛亮一個大大的人情,諸葛亮就可以發號施令,劉關張也只能乖乖聽命于諸葛丞相。
盡管龐德與關羽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然而龐德的功夫也是十分了得。在圍剿南陽叛軍的進程中,龐德在曹仁的麾下賣力,功勛卓著。
後來在鎮守樊城的期間,關羽曾經與龐德交戰。卻不料被龐德一箭射中盔纓,關羽也被嚇出一身冷汗,由此可見龐德的戰力不凡。
其實龐德也有自己的短處,主要是因為他的哥哥在漢中跟隨劉備,免不了被人猜疑這兄弟倆是不是暗中串通。原本曹操就是多疑之人,于是開始擔心龐德變節。
大概也就是害怕曹操多疑,于是龐德抱著必死的決心主動出戰,甚至于在出征前就已經為自己預備了棺材。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曹仁在樊城告急,于是曹操便派于禁數萬大軍前來增援,而龐德就是于禁的先鋒官。
于禁他們來到樊城正值八月雨水季節,此時的漢江水已經是波濤洶涌,話說這關羽本身就是玩水的強手,于是便引導江水沖向于禁的營地。
常言說水火無情,不出三日,于禁的三萬兵馬在沼澤中苦苦掙扎,無奈之下于禁只好投降了關羽,然而龐德卻是寧死不降。
原本這關羽也是念在當年龐德并沒有射殺自己,于是便好言相勸,說你的哥哥也在劉皇叔的賬下賣力,兄弟倆合為一處豈不更好。
有誰知龐德卻是油鹽不進,無奈之下,關羽只好把龐德推出午門斬首。後來曹操聽說龐德寧死不屈,大加贊賞,身邊的謀士賈詡卻看出端倪。
其實這一回龐德確實是懷著必死的決心趕往樊城的,因為在之前龐德就已經安排好妻兒的生活,只有自己戰死,曹操才會安置好自己的家人。
然而賈詡似乎并不在乎龐德的死活,這位謀臣提醒曹操說,龐德以死來成全自己的名聲,卻要成百上千的將士們白白為其殉葬,這樣的行徑實在是不齒。
曹操一聽恍然大悟,只不過此時龐德已經被殺,未為晚矣,于是只好追封龐德,并妥善安置好龐德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