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历史故事
歷史趣聞
綜合推薦
奇聞趣事
動漫影音
全部
    
歷史上真正的趙云:被菜鳥將軍戰敗,最終抑郁而亡
2023/07/10

引言:

在中國浩瀚如煙海的文學歷史中,《三國演義》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一部精彩的文學作品,還是真實歷史的記載。

不過它作為一部長篇小說,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之上加入了很多的藝術加工,給人們留下了一些耳熟能詳的歷史英雄故事,諸如周瑜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愴,也有常勝將軍趙云敗北于飯桶將軍曹真,從而郁郁終生。

仁政之選,忠誠侍主

趙云無論是在真實歷史中還是在文學作品中,無一例外都是英雄人物的形象,他也是《三國演義》的讀者中最喜歡的人物之一,這都是因為他驍勇善戰、敦厚忠誠,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趙云的形象一步步鮮明,甚至到清朝末期時,趙云的形象蘊含了特殊的民族特色。

趙云是漢朝末期的武將,關羽張飛劉備是桃園三結義的兄弟,而關羽張飛趙云則是被并稱「燕南三士」的蜀漢名將。在漢朝末期的混戰局面中,趙云跟隨了劉備,這一跟就是三十年,幾乎每次大戰都有趙云的影子,常山趙子龍的名號傳遍了大江南北。

陳壽在《三國志》里對于趙云的記載是趙云第一次出現在史料記載中,它創作于西晉時期,講述了英雄輩出的三國時代的一些歷史事件,從而趙云的真實歷史形象也就此展開。

在當時的亂世之下,站在誰的陣營,這份選擇至關重要,不僅僅意味著一個人對于局勢的判斷,也意味著他的理想信念的取舍。趙云在最開始投奔的是公孫瓚,盡管公孫瓚對他多加質疑和嘲諷,趙云仍舊不卑不亢,選擇投靠實施仁政的仁義之主。

在公孫瓚的身邊,趙云結識了劉備,當時的劉備還沒有什麼勢力,僅僅因為兩人說話投機,有著相同的想法,便相互依托,之后趙云的兄長去世,他在回家奔喪前對劉備立下了「終不背德」(「德」是指劉備的字,即玄德公)的承諾。

七年之后,劉備投奔袁紹,趙云為兌現「終不背德」的承諾,到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跟隨劉備,從未有過二心。趙云跟隨劉備后,陪他顛沛流離,東征西戰,從弱小走向強大,依靠的是二人心中都存有實行仁政的崇高理想,二人相處也不像是君臣,更像是朋友。

趙云在袁紹營所在的冀州生活,進一步加深了他和劉備之間的深情厚誼。趙云為劉備盡心盡力辦事,瞞著袁紹,秘密招募了數百親信,這也為劉備日后的事業打下了基礎。

在剛開始,趙云是劉備的主騎,不僅僅負責掌管騎兵,也負責保護劉備及其家庭上下,在劉備被曹操追擊不得已拋妻棄子逃命時,是趙云不忘使命,于危亡之際,在一片戰亂中救回了劉備的妻子和兒子。

當時的曹操來勢洶洶,即便聰明如諸葛亮,也沒能找出緩兵之計,曹軍五千精銳騎兵緊追慢趕,打得劉備一行措手不及,因此情勢逼迫之下,劉備不得不逃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留得一條命,總會有其他的出路可走。

盡管劉備的逃跑無可苛責,但他畢竟丟下了自己的妻兒,而這時候趙云的返回拯救則更是體現了他的忠誠盡責。

戰場兇險無比,哪怕面對的是千軍萬馬,趙云仍舊選擇了堅守職責,盡管已經隨著主公逃走,卻返回沙場,將自己的生命置于主公妻兒之下,殺回敵陣救回后主及甘夫人。

有勇有謀,大將風范

趙云身為一名武將,卻不僅僅只有武將的戰斗力,他還有著不可小覷的謀略。眾人皆知劉備的軍師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但在諸葛孔明如此響亮的名號之下,趙云身為一朝武將,心思縝密卻不輸諸葛亮,可見其有勇有謀,不是凡人。

在劉備攻打劉璋時,諸葛亮帶兵增援,派趙云深入地形復雜的蜀地,在敵情不明的陌生之地,趙云依舊成功的攻下了沿途所有城池,與諸葛亮一行順利碰頭,完成了一次神不知鬼不覺的攻克。

諸葛亮為順利攻打祁山,特讓趙云等人為疑兵,來迷惑敵人,后失利于箕谷,趙云臨危不亂,從容指揮,斂眾固守,才使蜀軍不致大敗。

作為充當「疑兵」的隊伍,主將的選擇十分重要,既要能冷靜判斷戰場上的局勢,不冒進、輕舉妄動,更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一旦戰情變化,要能做到因時而變、因勢而變,根據戰場的特殊情況作出相應的決策。

與在這場戰役中的另一關鍵人物——「言過其實」的馬謖相比,則更加突出了趙云獨當一面的能力。諸葛亮任命趙云來擔任疑兵的主將,可見其對趙云獨當一面能力的認可,雙線戰場,猛將趙云,即使在戰敗之后,仍能隨機應變,收拾好敗局,不負重任。

在夏侯淵戰敗后,曹軍輸送大量糧食補給到前線戰場,意圖一舉占領漢中,劉備派出黃忠偷襲曹軍的糧草大軍,但黃忠并沒有按照指定的時間返回,于是趙云帶兵出馬,遭遇了曹軍,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趙云突破重圍回到營地,但他打開大門,在曹軍趕來時擂鼓射箭,引得曹軍自亂陣腳。

趙云的這一計謀不輸「空城計」,正如劉備所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即便是如此兇險的場面,趙云都能冷靜果斷,身陷重圍之時仍舊淡定自若,并且還在自己已經脫身后毅然返回戰場解救自己的屬下,其膽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一招疑兵之計、開門贏敵,反敗為勝,更凸顯他臨危不斷的英雄形象。

從古至今,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能否從大局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是評價一個文臣武將格局和胸懷的重要標準。

在劉備執意伐吳時,趙云曾勸誡劉備,蜀漢的局勢中,曹操已死,先伐吳并不是明智的選擇,「且先滅魏,則吳自服」,但劉備已被仇恨沖昏頭腦,沒有領略趙云的大局觀,從而錯失良機。

敗北曹軍,郁郁失志

身為「常勝將軍」的趙云,誰也想不到他最后會敗給所謂的「飯桶將軍」曹真,從而抑郁終身,最后悲憤逝去。曹真是何許人,從他的姓氏也知道他是曹操的人,他不是曹操的親生兒子,而是他的養子,據說他原本姓秦,其父戰死沙場后,曹操見他聰慧,便收為養子。

曹真被曹操收養后,與曹丕等一同成長,曹操對他的照顧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并無偏頗,曹真力氣大,十分勇猛,之后擔任了曹軍中數個要職,帶領軍隊打了不少勝仗,后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

曹真之所以會有「飯桶將軍」的稱號,實際上是被《三國演義》給誤導了,這本書畢竟是一本長篇小說,屬于藝術創作,作者想要通過它表達一些中心思想,因此對于史實有一定的修改,為了凸顯諸葛亮及其他主角,在這本書中,曹真就是個屢戰屢敗的「飯桶將軍」。

但實際上,在漢中之戰時,曹真就隨曹操親征至長安,并且被授予中領軍一職,之后又被授予鎮西將軍,替曹操鎮守河西,并使曹魏恢復了漢朝在西域的統治。曹真還曾力挫諸葛,在陳倉設置陷阱,致使前來攻打的諸葛亮無功而返。

一個能挫傷諸葛亮勢力的曹軍頂梁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飯桶」,更何況,他還打敗了常勝將軍趙云,并憑借自身的能力,讓趙云的后半生都隱沒在黑暗之中,抑郁而終。

建興六年,諸葛亮揚言將從斜谷道出兵伐魏,吸引曹真帶領大軍前來抵抗,自己卻聲東擊西,引大軍攻打祁山,只派趙云帶領少量兵力對抗曹魏大軍。

在關羽、張飛等大將紛紛隕落之后,作為老將的趙云,出于對蜀漢的赤膽忠心,毅然接下了這個充當疑兵的任務,為諸葛亮攻打祁山分擔了壓力。

張郃擊敗馬謖后,曹真開始率兵攻打趙云,兵弱敵強,趙云失利于箕谷之后,并沒有自亂陣腳,而是迅速整合兵力組織防御,才沒有大敗。為國盡忠,盡職盡責,即使身處敗局,趙云亦將損失降到最低,為蜀漢保留有生力量。

《蜀書·鄧張宗楊傳第十五》中贊趙子龍「厚重」,彰顯了趙云敦厚持重的性格。馬謖失街亭致使疑兵之計被識破,曹真大軍進攻箕谷,趙云寡不敵眾戰敗,但盡心盡力組織防守。

退兵后,卻被貶為鎮軍將軍,史書萬千,并未有字句是關于趙云抱怨和不滿的記載。

諸葛亮兵出祁山,眾人都想要擔任先鋒大將,而對疑軍主將的人選,在史書中卻無人請命,因為這是得不到軍功且危險極大的任務,身為老將的趙云接個疑軍任務,本身就是他敦厚性格的體現。

趙云打了一場不體面的戰,最終還因此而貶了官職。「云、芝兵弱敵強,失利于箕谷,然斂眾固守,不致大敗。

軍退,貶為鎮軍將軍。」這一場不體面的敗戰,對于趙云的影響也很大,身為常勝將軍的他,一朝被擊敗,且因此貶了本就不高的官職,這使得趙云身陷郁郁不得志,難以自拔。

完美英雄,藝術形象

要說歷史上的英雄人物,趙云絕對是眾多英雄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絕對無法令人忽視的完美英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趙云甚至可以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代表。盡管其藝術形象與史實有著一定的偏差,但趙云仍然為「完美英雄」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關于趙云的描繪刻畫從未停止過,他的形象也在不斷演變,但其忠誠盡責、敦厚持重、仁政理想、忠信品質、大局意識、知人識人的能力、一身是膽的魄力形象始終沒有改變過,這些品質也成了人民心中完美英雄的典范。

沈伯俊先生曾說:「在《三國演義》的億萬讀者心目中,最令人喜愛的人物,除了諸葛亮之外,就要算趙云了。

十分有趣的是,日本的廣大《三國演義》愛好者在評選‘你最喜愛的三國人物’時,也把趙云排在第二位。……(羅貫中)筆酣墨飽地塑造了一個光彩照人的趙云形象。」

楊戲《季漢輔臣贊》雖然贊詞不多,卻使用了一個內涵豐富的詞語「厚重」來概括趙云的高尚人品,趙云的厚重、高雅與追名逐利者的庸俗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而淡泊名利、謙恭不爭無疑是造成趙云名位不顯的一個因素。

建興六年十一月諸葛亮上后主《出師表》中有「喪趙云」之言,可以推斷趙云死于建興六年十一月以前,此時離其被貶職不過半年,足見趙云的最后歲月是在黯淡中度過的。

一個不圖個人生活安逸和功名利祿,唯心憂蜀漢大業,關注天下百姓疾苦的將軍,一個不拉幫結派,不用故舊親近,公正無私,光明磊落的將軍。這樣的將領風范即便是在今日也是難得一見,偏偏趙云有著遠大的理想和磊落的胸懷,從不邀功。

盡管趙云在劉備身邊一待就是三十余年,他經歷之厚重,與主公情誼之深厚,遠不是後來加入蜀漢集團那些臣民所可比擬的,但他們的官職卻都比趙云要高。

敗于曹真,是趙云一生之痛,這痛的不僅僅是計謀戰術上的失敗,更是他「常勝」歷史上的慘淡一筆,他可以不記恨沒他資歷高卻官職高于他的人,但他無法邁過心里那一被曹真打敗的關卡。

結語:

趙云在逝世三十多年后,才在后人的據理力爭之下,被追謚為「順平侯」,這位終其一生對蜀漢政權忠心不二,勞績顯著,在蜀軍將士中頗具威望的將軍,事實上并沒有那樣位高權重、深受尊崇和光彩照人,他的郁郁不得志、壯志難酬,在敗給曹真后達到頂峰,因而也導致了他黯淡離世的悲劇結局。

參考文獻

王前程.論趙云的悲劇性命運及其成因[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31(07):9-13.DOI:10.13603/j.cnki.51-1621/z.2016.07.002. 楊建高. 《三國演義》趙云形象演變史[D].渤海大學,2021.DOI:10.27190/d.cnki.gjzsc.2021.000559.

立8條家規,和前兒媳關系好,李嘉欣的婆婆才是不簡單的人物
2023/12/03
南海歸墟:五位主角五種結局,多玲最可惜,胡八一金盆洗手
2023/12/03
16歲全紅嬋丟冠傷心落淚!哥哥直播安慰妹妹: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2023/12/03
狗狗在馬路上瘋狂奔跑,不知疲倦竟跑了十分鐘,走丟還是遺棄了?
2023/12/03
霍英東紀念館開幕霍家人齊聚,二房兒子罕露臉,大合照主動站邊上
2023/12/03
男孩將家里小狗帶到教室,老師看到后好氣又好笑,下次不許帶了哦
2023/12/03
狗狗跟著爸爸放了一天羊,到家后倒頭就睡還蓋著被子,成精了呀!
2023/12/03
破防!郭晶晶真去現場給全紅嬋撐場面了,盯著裁判席仍被壓分
2023/12/03
58歲夏文汐開深V 超兇姪女同框似姊妹
2023/12/03
李東健親弟澳洲留學遭刺殺 靈堂前哀悼:想象不到你長大的樣子
202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