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龐德被人按在地上時,龐德對上座的關羽不屑一顧,面對漢蜀的威逼利誘,龐德也不為所動。這時候的龐德在襄樊之戰大敗,作為俘虜,他誓死不降的態度,倒顯出幾分正義凜然。
可惜龐德原本便是曹軍的一名降將,為何對劉備的條件,就堅決不從呢?況且那時龐德的舊主馬超,在蜀軍中當五虎將軍。他的親弟弟龐柔,也在劉備手下任職。
有很多的理由讓龐德另尋出路,為但他偏偏不給自己一條退路,以致被關羽斬殺呢?
年少的龐德一身武藝,卻無處施展,直到遇見馬超的父親馬騰。龐德驍勇善戰,一進入軍隊便立功無數。《三國志》中有這多一段記載:「 每戰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
一個「勇冠騰軍」可見龐德戰斗力之強悍,能得如此將士,乃首領之幸。馬騰在時,也相當器重龐德。他常把龐德叫到自己營賬,與他談心。
馬騰對龐德說:「有你在啊,我放心許多,你也知道,我方弱小,想要在這亂世中求生,只能拼命了。」
看著自己的恩人這般苦悶,龐德在心里暗暗起誓,他一定會用盡畢生所學,為馬騰戰斗到最后一刻。任龐德再如何機智,武力再強,也抵不了過兵少糧缺。無奈下,馬騰前去投奔許軍。
臨走前,馬騰把自己的心腹留給了馬超,這一批人里便有一個龐德。與馬騰的知人善任相比,馬超的為人處事簡直慘不忍睹。
馬超這個人能力平平無奇,卻貪功冒進,龐德在他手下做事簡直被壓死死的,整個人都被榨干了。
每次打戰時,龐德總沖在前面,與敵人血拼,結果最后功勞全歸了在后方畏畏縮縮的馬超。
龐德本就是因為感念馬騰舊情,才一直跟隨馬超,結果成了馬超隨意擺弄的傀儡,自然是心有不甘。
對于龐德的不滿,馬超那叫一個不理不睬,依舊占著龐德的軍功,沾沾自喜,還揚言說:「我早晚會把曹操給收拾了。」
真正讓龐德看清馬超薄情寡義的,正是這一點。當時,馬騰和馬家上百位親眷全都在曹操手上。馬超固執己見,非要起兵。
龐德連夜前去勸告,苦口婆心地說:「你若現在起兵,將軍定死無葬身地,還請三思。」聽了這話,馬超無所謂地笑了笑。
他父親在時,馬超便一直想著取而代之;現在馬騰落入敵軍手中,他高興連來不及,哪有空去管那老東西的死活。龐德失望透頂,也只能無奈嘆氣。馬超畢竟是他的老闆,再混賬也得忍耐。
很快,馬超便對曹操發兵,曹軍兵強馬盛,馬超那一小隊人馬沖上去,簡直只有當炮灰的份。
沒幾天,馬超稱霸的夢被夏侯淵徹底粉碎。被打得落花流水的馬超,再也沒法在關隴立足,帶著殘兵灰溜溜地前去投靠張魯。
最危險的時候,馬超恨不得把龐德推到最前面;如今逃跑,馬超想都不想,就把龐德落下了,主打的就是一個無情無義。
馬超一番操作讓曹操非常氣憤,一揮手把馬家人全部殺了個精光,馬超知道后,也沒多太反應,直接跑去投靠了劉備。
這一下子被馬超留在后方的龐德可就遭罪了,走投無路之下,龐德只好接受曹軍的勸降。
重情重意的龐德最終愿意加入殺害恩人的曹操陣營,可現馬超實在令人心寒。另一個方面也證明了,龐德對于曹操殺馬騰,并沒有多大怨恨,他是認同曹操做法的。
相反馬超不顧親人死活的作為,讓龐德深惡痛絕。而劉備偏偏收留了這麼一個人,也難怪龐德不肯降于蜀軍了。但一個小小的馬超真就能完全左右得了龐德的決定嗎?
不降自然有龐德出于自身前途的考量,一如當初投靠曹操的行為。三國時期,各國混戰,局勢動蕩,人員流動頻繁,出現了一種奇怪的降將現象。
所謂降將現象是指在前任將領手下毫無建樹的人,換了下家之后便立功無數。
如歷史上有名的呂布,就是在投降曹操后,人生就像開了掛。白狼山等戰役,讓人一聽呂布之名都要抖上三抖。
龐德也是這些降將之一,加入曹營后,少了時時刻刻吸血的馬超,龐德才真正大展身手。建安二十四年,于禁出征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襄樊之戰,龐德主動請纓一同前往。
在所有能查到的史書文獻中,無一不說曹操此人奸詐狡猾,疑心重重,但他一雙善辯人才的眼睛也是值得肯定的。看到龐德信誓旦旦的樣子,曹操問:「我有什麼理由相信你呢?」
龐德不緊不慢地回答說:「若魏公用我 我必敗蜀軍,如若不然,我提頭來見。」因此,曹操立即同意了龐德的清求,并任命他為主將。
果不其然,龐德一上戰場,馬上立下大功一件。龐得騎馬疾馳,抽箭拉弓。這一箭精準射中關羽的額頭,這位令人聞風喪膽的猛將,差就死在龐德手下。
關羽一驚,直呼好家伙,看來對面好漢武功實在不錯。關羽騎馬叫陣,龐德半點也不慌張,駕馬出列。
二人拔劍提槍,大戰一百多個回合,不相上下。縱橫沙場的關羽有生以來第二次遇見強大的對手,自然要打個酣暢淋漓,最后這場對抗以關羽被龐德射傷左臂結束。
事后,關羽對龐德印象深刻,評價極好。漢軍有關羽坐陣,曹軍有強將龐德,戰事一時僵持不下。直到襄樊暴雨連天,項羽水淹七軍,這場樊之戰才以于禁被殺,龐德被俘結束。
關羽聽說龐德被抓住了,親自前來勸降。龐德眼皮都不抬一下,這次戰敗,他已然抱了必死的決心。
關羽毛也不著急,他為龐德解去身上的束縛,好聲好氣地說:「主公一向愛惜人才,你的舊主馬超也為我們做事,還有你的哥哥,如果你歸順我方,大家一同共事,何償不是一件美事。」
龐德沒讓關羽把話說完,就呸了一聲,喝道:」 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 至于后面關羽說了許多,龐德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勸降無望后,出于對于強將忠臣的尊重,關羽親自處死了龐德。不得不說,龐德是一個有先見之明的人。
當時,三足鼎立的局面基本穩定,各方領導體系也已成熟。就算他歸順漢室,也只能得到個無關緊要的差事,這與他建功立業的抱負是背道而馳的。還不如得一個誓死不降的美名,來得痛快。
那時候,降將前途無望,便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馬超。馬超自降了劉備之后,沒有半分作為,只得了個虛空的高官厚祿。
如今要龐德也去做這麼一個招人白眼的工具人,他又怎麼肯呢?
曾經馬超就一度把龐德當成工具人,龐得對此一直都是耿耿于懷的。為馬超賣命多年,龐德深知舊主習性,這麼一個無情無義,不念情分之人,劉備也把他收入麾下。可見劉備目光短淺,因此龐德低看了劉備一眼。
且不說,龐德是曹操的手下。在三國時期,曹操能力足以傲視群雄。而劉備之所以能在亂世中得到一席之地,全靠手下眾人,自身并不出彩。
對這種比不過自己的人俯首稱臣,龐德定有很大落差,也怪不得他不肯歸降。當關羽說得口干舌燥時,龐德告訴關羽,說:「論才能,劉備比不上曹操一星半點,漢室未來堪憂。」
關羽聽完震怒,罵龐德不知好歹,但過后關羽細想,其實當時龐德所言有理,若將劉備和曹操對比,劉備確實輸的一敗涂地。
這一點,為要曹操效力多年的龐德更深有感慨。當初投靠曹操后,龐德并沒有像馬超一樣,被封了個沒用的大官。曹操對著龐德等人說:「在我這里,沒有虛假敷衍,只有眾人平等。要得到地位,能力才是王道。」
當時被權勢壓得喘不過氣來的龐德,對此相當認可。在曹操身邊呆得越久,龐德更是知道,曹操有一統天下的心,這與龐德的抱負是不謀而合的。所以為曹操做事,他心甘情愿。
反觀劉備,在馬超加入之后。雖然物質上沒有虧待馬超,背后卻將馬超的實力全部架空,讓他只剩了個空殼子,可以說馬超多年來碌碌無為,除了自己無能以外,劉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初馬超有自己的軍隊,尚且只得到個有名無實的五虎大將。現在龐德兩手空空,加入劉備,豈不是等于送死,指不定怎麼被人擠兌呢。
所以出于任何理由,龐德都是不可能投降的。他的這個決定,讓他斷送了性命。但想必,龐得的內心深處是不會后悔的。
龐德年輕時便是個心高氣傲的人,他對馬超那種玩弄的計謀的人,完全看上眼。因此收留超的劉備他同樣不屑一顧。
所以縱使關羽再怎樣欣賞龐德,也無法拿下他。知道這一點的關羽,也只剩下一句感嘆。他最后對龐德說:「龐將軍,你的確是一個英雄。」
有理想,有抱負,敢奮斗,敢赴死。龐德的的確確配的上英雄二字。即使他的生命以失敗結束,最終也得到世人的尊重。
人生的遺憾,大都來源于內心的不如意。最后的最后,龐德選擇死亡,而不是屈辱的活著。或許也是在權衡利弊后,成全自己。